“聚焦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二十九:守正创新 铸魂育人 谱写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

 “聚焦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二十九:守正创新 铸魂育人 谱写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
 
“聚焦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二十九:守正创新 铸魂育人 谱写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人:蔡霞  发布时间:2024-06-30   浏览次数:18

近年来,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程作为重点课程优先建设,推进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等措施,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教学、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办学空间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党建业务实现深度融合

加强党建引领,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确定政治建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依规治院的办院思路,学院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启动首批“大思政课”建设党建联盟,积极探索临港新片区“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三全育人”的一体化思政教育模式,创建“走进”系列、“书记院长下午茶”等党建品牌。坚持以党建促教学,搭建“党支部 教研室”双提升平台。坚持以党建促科研,打造“党建 科研”融合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党支部“双创”工作,构建以党建为统领、党建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推进体系。支持党支部牵头组建、指导理论宣讲服务队,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宣讲百余场。原理与基础教学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获评学校先进集体。

坚持立德树人,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果丰硕

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实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落实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进课堂讲思政课、听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2021年在上海市属高校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拓展内容供给,在已有开设的4门“大国海洋”思政课选修课程,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国海洋史、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海上丝路史话、长江文明发展史等具有海洋特色课程的基础上,在研究生中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论课程,在本科生中开设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海洋强国、人和自然的重要论述等个论课程,拓展“大国海洋”系列课程的主题和内容,形成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打造课程升级版。

扎实推动上海“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新片区)建设,充分调动临港新片区社会力量和资源,与9个实践教学共建单位形成合力,构建实践课程体系,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港故事,推动大中小一体化、课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建设。学校牵头建设的临港新片区“大思政课”综合实验区,入选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2010年始首创从“主观努力度”“知识积累度”和“行为实践度”三方面探索的思政课学习考核评价方法写入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方案和专报。

2019年以来,获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1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2人分别获第四届、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二等奖,2人分别获2022年度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一等奖、二等奖,入选2022年度上海高校思政课精彩案例2个。思政课超级大课堂获2019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大思政课”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获2023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拥有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1个。

坚持学科统领,科研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2021年学校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建设为抓手,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思想理论宣传、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创新过程中的示范作用。2019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6项,思政课教师的研究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理论教育》《光明日报》等刊物刊载。2022年3月18日文汇报专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承办“第十一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出席;与东华大学等马院联合举办中非论坛暨第三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毛泽东思想研究会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上观新闻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坚持引育并举,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学校认真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2019年以来,公开招聘、引进人才1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学院人才队伍整体结构向着年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1名教师获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2人获上海市育才奖,4人获校教学名师,2人获校育才奖,1人获校师德标兵,形成了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上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上海市育才奖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为代表的教学科研团队。学校还聘请了近20名知名学者教授担任顾问教授、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学校统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化两支队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聘任50余名中层干部和辅导员等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学校积极推动与全国重点马院复旦大学马院、同济大学马院、华东师大马院的共建,以及与上海社科院的合作,通过结对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坚持质量优先,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

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稳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不断完善,“系统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走向成熟,开创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担任助理辅导员的培养举措。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项目分别获得“知行杯”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二等奖, 3名学生分别获得获得上海高校“学生讲思政课”教学比赛二、三等奖,指导1名学生获得“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本科生组二等奖,指导2名学生分别获得上海市2023年“尚法杯”全市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征文活动一、三等奖。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孜孜不倦,精心耕耘,理直气壮,用情用心,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海洋特色。新征程上,“马院人”将继续在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能力、增强育人实效上下功夫,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篇章。

 
网站地图